筷子古称箸,古籍《韩非子·喻老》载:“昔者纣为象箸,而箕子怖。”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,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。也就是说,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。
筷子与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关系密切。用筷子夹取食物,一直是炎黄子孙的习惯。筷子,被西方人誉为“东方的文明”,可谓中国的国粹。由于筷子具有奇妙的特性,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收藏者。到中国旅游的很多外宾把筷子作为“工艺品”、“艺术品”买回去收藏或馈赠亲友。据报载,全世界约有2万多位筷子收藏家。
现今的筷子已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,而且是颇具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。它跟绘画、雕刻联姻,经艺人巧手点化,方寸之间容纳大千世界,供人观赏把玩,乐趣无穷,越来越赢得人们的青睐。
筷子,作为中国人使用了几千年的传统用具,在特定历史时期使用过的筷子不仅具有使用价值,而且更具有收藏价值。据报道,印度尼西亚有位华侨,收藏了各式各样的筷子900多种,其中最名贵的一双,相传是我国明朝一位皇妃使用过的一双纯金打造的筷子。
一双小小的筷子上有书有画,是值得玩赏的工艺品。蓝翔多年来痴迷于中国筷子文化研究,他辛辛苦苦收藏了散落在民间的各种古老筷子,共计1500多双,编写了一本有关筷子文化的专著《筷子古今谈》。目前,上海还涌现了不少收藏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筷子的爱好者。
渗透华夏文化的筷子,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。小小的筷子,还是友谊的使者。1972年2月21日,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宴请尼克松总统,宴会上,尼克松总统竟能熟练地使用筷子夹菜进食。原来,尼克松听从了他智囊人物的劝告,在访问之前花几个月的时间“刻苦学习”,才练就用筷技艺。
宴会刚结束,一位加拿大记者快步走到桌前,将尼克松使用过的筷子迅速装进怀里。在场的人先是惊讶不已,旋即恍然大悟,都佩服这位年轻人的机灵。这件事传到美国后引起关注,有位收藏家竟想出价2000美元收购这双筷子。
我国历来就有收藏老祖宗传下来的筷子的习俗,特别是长寿的老人乐意将使用过的筷子传给后代。我国收藏筷子最著名的上海离休干部蓝翔先生被誉为“筷博士”,他创建了我国第一座私人藏筷馆,收藏了稀奇古怪的筷子上千件,有宝石筷、密胺筷、竹雕筷、景泰蓝骨筷、乌木筷、岫玉筷、竹簧筷……这些筷子都各具特色。如一双“绿竹晚红”象牙筷,描着青山绿水,只有将筷子并拢,才能窥见全图。